栏目分类
我们经常说穷秀才,破秀才,愣头愣脑的呆秀才。
影视剧中的秀才好像读书读过头了,有点愣,有点呆,看上去脑袋瓜好像不太灵光。
现实中的秀才真像影视剧中那样痴傻吗?还是说,我们所有人都被影视剧骗了?
滤镜下的秀才
在我们大部分的印象里,秀才大都是穿着一身青棉布衣,踩着一双黑色布鞋,头发梳得整齐,一开口便是“之乎者也”。
如果可以,左手捏上一支秃笔,右手再拨弄一个破算盘,这“穷酸秀才”的形象就跃然于纸上了。
如果仔细想想,这有点不符合逻辑。
古代最高统治者是皇帝,而帮助皇帝治理国家的就是这些参加科举的“秀才”。
难道皇帝都喜欢这样的“书呆子”?
而且,我们看到的官员要么是睿智多思的“忠贤之士”,要么狡诈无比的“奸佞小人”,完全和“痴傻”沾不上半点关系。
可是参加科举的必须都是“秀才”,这就非常不符合常理。
难不成科举考试真有“鲤鱼跃龙门”之说?
在没高中之前,秀才都是呆呆笨笨的“傻秀才”,等到参加科举高中后,立马化身为“足智多谋”的朝廷命官?
很明显,这是不可能的。
历史上也没有什么“龙门”,更没有什么“官场速通教材”,有的只是众人对秀才的偏见。
因为古代交通方式不变,信息流通也比较差,所以很多地区的官员处于“天高皇帝远”的情况。
没有了皇帝的监督,这些官员的权力很大,往往决定着一个地区百姓的“生死大事”。
比如在清朝的知县,就兼顾着这个县城的刑事、财政,布政、军事等一系列大权,简直就是这个地区的小皇帝。
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就已是如此,更别提上面的朝廷大官,更是有着无上的权力。
再加上古代不能轻易告御状,如果遇到不公之事,只能逐层上报。
这就导致了百姓们十分害怕“官兵”。
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嘲笑古人“膝盖软”,其实并非他们膝盖软,而是生活所迫。
在走投无路的时候,只能屈膝低头,以求自保。
并且很多人想在县城活下来,还需要主动献殷勤,长此以往,也就形成了心理负担。
因此,在这样的权力压迫下,人们不自觉地为官员加了一层滤镜,而对毫无功名的秀才嗤之以鼻。
正如他们心里恨官员,但却不敢反抗,只好去恨即将做官的秀才。
既然如此, 历史上真实的秀才又是什么样子的?
历史中的秀才
在历史中,真实的秀才大都过得不错。
和现在的义务教育不同,在古代,普通人的温饱都难以保证,每日砍柴喂牛种地,根本没时间读书写字。
即便家中颇有些钱财,能够让孩子入私塾读书的,那也得看家中父母的脸色。
有些父母比较开明,但是大多数人就会认为读书没什么用,还不如学一门手艺能养家呢。
所以在古代,能够读上四五年书的人,已经算是少数了。
再加上那时候的寿命比较短,很多人在三十岁的时候开始走下坡路,四十岁就开始准备后事了。
很多人五六十的时候,就会因为多病缠身,尤其是得了慢性病的,在没有科学治疗的情况下,只能慢慢病死。
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活到六十就要举行大寿,因为能活到六十的老人,就可以称为老寿星了。
所以古人根本不可能像现代人,读书读到三十多岁,很多人在十几岁的时候还没成绩,就会主动放弃。
所以,到了古代,如果一个孩子在十五六岁时还能读书,要么是富贵人家的孩子,要么就是十分聪慧,有希望考取成绩的。
为了验证这些十五六岁的少年是否有读书的资质,当地官府就会邀请他们参加“县试”。
县试类似于现在的中考,是知县亲自主持,并且由教谕进行监考和阅卷,挑选“童生”的过程。
在这之前,无论在哪里读的私塾,或者师从何人,都是不被朝廷承认的。
只有过了县试,成为童生,才能得到朝廷的认可。
这一关会刷掉很大一批人,其中包括字迹潦草的、思想不端的、行为不举的、口无遮拦的……
能够通过县试的,都是这个县里数一数二的“才俊后生”。
他们接下来会接受正规的科举教育,其中包括礼仪、声乐、骑射,还有言行举止和穿衣打扮。
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读书人会常年穿长衣大褂,梳洗整齐的原因。
如果被教谕发现不修边幅,轻则斥责,重则夺取童生头衔,再也无法参加科举考试。
请注意,这时候也只是“童生”,还远远不是秀才。
那怎么做才能成为秀才呢?
最真实的秀才
童生在接受数年正统教育后,他们会参加各地州府举行的“府试”,难度也是非常大的。
很多人都卡在了这一关,少则三五年,多则十几年,甚至有些人考到死都过不了府试这一关。
我们经常提到的孔乙己,就是一个始终考过“府试”的老童生。
如果能够得到主考官的赏识,文笔再好点,字迹娟秀一些,可能越过第二道小龙门,成为秀才。
而整个清朝历史中,也不过三万名秀才,分到每一年,每一个县城,也不过一两个人而已。
因为大部分秀才都在鲁豫、江浙、两广这样的繁华之地。
如果一个普通县城,每年能走出两三个秀才,知县就要大摆宴席,开始庆祝了。
比起童生来,秀才也是朝廷承认的“头衔”,会受到官府的重视。
首先是家中田地不用缴纳赋税,更不用承担徭役。
古时的赋税是非常繁重的,有的地区会达到总收入的三分之一,如果再有官府的强征暴敛,一年的吃喝就成问题了。
再说徭役,因为古时没有先进的工程器械,比如疏通河道、凿山开路、修建宫殿,这些都需要每家每户出力。
家中没有壮劳力,那就需要出钱。
如果考中秀才,这一切都会免了,并且遇到朝廷命官,还不用下跪行礼。
即便犯了重罪,并且没有危及到朝廷,那也不会被治死罪,最多是训诫一番,打几板子,夺其秀才头衔。
别小看秀才头衔,这可是实打实的“免死金牌”。
这就是很多人不明白一个老范进,为什么还能娶上媳妇儿的原因。
现在很多人不堪结婚重负,毕竟结婚生子到处都需要花钱,甚至有些人结婚前就要破费一大笔。
但在古代,成为秀才后,根本不愁找媳妇儿。
只要考中秀才,会有媒人主动上门。
范进就是因为考中秀才后,被屠夫看中,才将女儿嫁给他的。
除了能免除赋税徭役,在邻里面前获得夸赞外,秀才还是很有希望进入官场的。
如果在清朝初期,朝中急需人才,秀才就可以直接做官了。
运气好点,可以做一个县令、县丞,这些都是朝廷命官,可以有俸禄拿,日后也有晋升机会。
如果将秀才放到现在,最少也是“大学生”的学历。
如果按照考试难度以及录取比例,那秀才应该是985的高材生,日后前途无量。
但这也只是学问上的地位,别忘了秀才的政治地位。
综合来看股票融资费率,秀才更像名牌大学毕业,并被重点培养的公务员——选调生。
下一篇:没有了
- 2025/01/07股票融资费率 “秀才”相当于如今什么学历?说出来可别不信,别被电视剧误导了
- 2025/01/06网上配资平台排行 安全套怎么选择合适的尺寸
- 2025/01/05在线配资平台 新华指数|砂糖橘进入集中上市期,销地批发价格显著高于去年同期
- 2025/01/04股票有木有杠杆 武汉新建一所高中,增加1800个学位
- 2025/01/02股票配资平台代理招商 日本将与特朗普重启贸易谈判 汽车业关税将成此次最关键博弈!